
编者按多得网
台湾地区近期启动了"全民普发一万元新台币"计划。这本是超征税收返还民众、缓解民生压力的惠民举措,却因民进党当局的抵制而引发舆论哗然。为何一项"还税于民"的政策会沦为政治斗争的筹码?民进党在"大罢免"运动中优先追逐权力,是否暴露其与民生脱节的本质?当权贵集团的良心薄如纸片,台湾社会又该如何找回对公平与正义的期待?《凤凰大参考》解读。
作者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治中心 访问学者 周宏昌
编辑丨屈功泽 黎露微多得网
这几天,台湾民众终于能上网登记领取"普发一万元"现金了。先说说这十张面额新台币一千元的钞票怎么来的:近年来,台湾经济持续增长,岛内税收受惠于半导体与出口产业获利大幅增加、不动产与金融资产交易量提升、全球通涨导致名目营收额扩大等原因,这几年来一直保持连年的税收(主要是营业所得税、证券交易税、综合所得税三项)超征,2024 年超过原预计收入约新台币 5283 亿元(约合人民币 1214 亿左右),是为历史最高。

但由于外部关税风波变化、内部消费物价升高、房租水电生活成本上升、实质薪资倒退等因素,为提前使民众能应对可能的经济风险,国民党中央政策会与"立法院"党团首先提出将超征的税收,以现金形式直接返回给每一位民众,这便是"全民普发一万元"政策,其政策核心逻辑在将超征税款返还与民众,并用以协助民众应对潜在的经济波动,立即改善可支配所得。
多得网
▎ 10 月 25 日,台湾光复节,台北延平南路的中山堂广场民众集会,庆祝中国抗战胜利,台湾光复。(图源:联合早报 / 中新社)
台湾民众的真实生活情况能因此得到多大改善呢?基于"全民普发一万元"的发放条件,对于一个四口小家庭(可领到4 万元新台币,约合人民币 9200 元)或是两退休夫妻(可领到 2 万元台币,约合人民币 4600 元)的日常生活,实际上几乎足以付清家庭的全年水电煤气公共设施费用,或者是全家人一到两个月的食品饮水支出。
然而,这个政策推行时,正值民进党如火如荼地推动所谓"大罢免"(全面罢免国民党党籍的区域"立法委员")之际。对于民进党来说,夺回"立法院"多数席位是首要任务,因此其势必为赖清德政党抢回"立法院"主导权。这导致一件对于民众普遍有益的政策——将本就是超征的税款返还与民,而且无损任何政府部门预算编列与执行运转,甚至能增加一定程度的消费经济——却遭民进党现任执政团队上下的坚决反对。民进党执政团队无视台湾民众普遍的真实生活问题,而将政党权力斗争的重要性置于老百姓民生经济问题之上,更是意欲将超征税额留在自身权力范围之内供其执政集团支配利用。

▎ 2025 年 8 月,台媒公布的民调显示,赖清德施政满意度跌至 28% 创新低。(图源:联合早报 / 法新社)
亲近民进党的媒体们,几乎用尽各种宣传方式来反对这项政策,年薪大几百万的主持人公开说"我爱台湾,我是不会领这一万元,不知道你们怎么样?"这般地对一般民众进行情绪勒索。而赖清德在一个活动上的发言,更是震惊台湾社会。当谈及"全民普发一万元现金"政策议题时,他说:"这 1 万元,你应该不需要吧?""这 1 万元,我不知道你们能会用多久";现场一位女性听众附和说"买菜就用掉了!"富丽堂皇、灯光耀眼的演讲现场中,民进党权贵集团们齐聚哄堂大笑。
这一幕,仿佛让人穿越了时空,回到了公元 759 年的唐代,诗人杜甫所作"朱门酒肉臭、路有冻死骨。荣枯咫尺异,惆怅难再述"这般的情景。所幸,台湾社会挺过了党争下的"大罢免运动"多得网,民众也终于能开始申领这迟来的民生补贴。这次台湾民众清楚了,与其高估民进党权贵们的执政良心,不如通过民意来正视政治、社会改革、民生议题方面的务实讨论。
天盈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